《假領養真繁殖,動物成生育機器用完即棄》
作者:賴嘉敏 Susan
出版日期:2025-03-11

根據《公眾衛生(動物及禽鳥)(售賣及繁育)規例》第139B章,任何人士出售或要約出售動物或禽鳥,除了自己的寵物或寵物後代的人士外,都必須領取動物售賣商牌照。無適當牌照或許可證而售賣動物可被罰款100,000港元,而違反牌照或許可證附加條件可被罰款50,000港元。此法例規定意味著,如果動物的後裔屬於原飼主則不受繁殖條例監管,這一灰色地帶被許多人利用來進行非法繁殖。愛護動物協會(下簡稱「愛協」)曾多次掃蕩這些無牌繁殖場,但因難以証明繁殖者曾售賣狗隻圖利,所以法庭未能判處具阻嚇性的罰款。
2025年1月5日,有市民在粉嶺目擊一名男子非法兜售幼犬,該男子聲稱幼犬是其飼養的母犬所生,並索價1,500港元出售。市民報警後,該男子一度否認其販售行為。儘管熱心市民提供了錄音證據,但由於缺少即時的「人贓並獲」證據,警方在搜查後並未找到他進行非法售賣的實際情況而未能作出檢控,並轉交漁農署跟進。上述例子顯示,即使有證據,如錄音與目擊者的證詞,執法機關在缺乏現場證據(如未能確認該男子當下的販售行為)時,執行法律的困難性顯而易見。這反映出法律在應對實際情況時的不足之處,並強調了必須加強監管及修訂現行法律以打擊這類行為的必要性,保護動物免受非法繁殖和販售的傷害。


圖片來源:香港動物報
繁殖引申的問題不僅僅限於頻繁的繁殖行為,還包括胡亂配種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無序的繁殖和不負責任的繁殖者通常會導致動物之間隨意交配,生產下來的後代健康狀況可能會不佳。這些因基因不 純或缺乏科學繁殖知識而生產的動物,往往面對各種健康問題,如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統弱以及生長發育不良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不健康的動物被認為無法適應日常生活或難以照顧,最終可能被遺棄或送往收容所。
基於人道主義和倫理責任,香港繁殖工廠應該受到更嚴格的監管和規範。繁殖場為了追求利潤,漠視動物的基本需求。母犬在惡劣的環境中被迫不斷懷孕,缺乏必要的醫療護理,其健康狀況不斷惡化。小狗在被出售之前,就已受到病毒和其他疾病的威脅。2020年8月19日,「毛孩守護者」從錦田一個繁殖場救走10隻雌性貴婦狗,身上均沒有植入晶片,狗隻各有嚴重健康問題,因長期懷孕缺乏適當照顧,導致生殖器腫大、乳房鬆弛;從外觀看來,狗隻的毛髮沒有經過打理,遮蓋視線、指甲過長而彎曲導致無法步行。加上長年累月生活在佈滿排泄物的籠中,身上沾滿乾透的糞便,散發惡臭。經身體檢查後,發現大多數狗隻有皮膚病、爛牙、口腔潰瘍、牙周病,需要拔牙;此外,因狗隻沒有得到愛惜,以致患上情緒病。繁殖場動物被當作繁殖工具,直到沒有利用價值後,就會被人丟出街,情況令人氣憤。
與此相比,其他國家如德國和英國已經有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規定了繁殖者需要獲得許可並接受監管,對繁殖的次數和健康檢查都有具體要求。
根據德國的法律,繁殖動物或使用生物技術改造牠們受到嚴格規範,以防止不當繁殖行為給動物造成痛苦和傷害。具體來說,法律禁止那些會導致動物缺失重要身體部位或器官的繁殖行為,並且針對可能導致遺傳行為障礙或與同類接觸時造成痛苦的情況設定了明確的規則。若繁殖者的知識不足,預期其後代會顯示上述問題,政府機關有權下令進行絕育,以防止不合格繁殖行為的繼續。這反映出法律對於科學研究與動物福利之間的平衡考量。最重要的是,聯邦部門擁有權力在獲得聯邦委員會同意的情況下,制定更詳細的規範以及對某些物種、品種和血統的繁殖進行禁令或限制,以保護動物的權益。因此,德國的法律體系充分體現了對動物福利的重視,並制定了具體的措施以防止由於不負責任的繁殖行為而導致的問題,這為其他地區的動物保護立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而在英國,根據《動物福利法》(Animal Welfare Act)和《2018 年動物福利(涉及動物的活動許可)(英格蘭)條例》(The Animal Welfare (Licensing of Activities Involving Animals) (England) Regulations 2018)要求,所有動物繁殖者必須獲得繁殖許可證,並需符合一系列動物福利標準,包括提供適當的生活環境、營養和醫療護理。持牌人必須確保每隻小狗在出售前已經植入微晶片並登記在持牌人名下。若根據狗的基因型、表型或健康狀態合理預期繁殖會對其健康或福利,或對其後代的健康或福利造成不利影響,則不得用於繁殖。有一點更顯示出法律的周全是,法例中亦列明,除非持牌人將狗作為寵物飼養,否則持牌人必須為任何不再需要進行繁殖的狗安排適當的重新安置。這些做法不僅有助於確保繁殖過程中的動物健康,還能避免因盲目繁殖而導致的後代問題,彰顯了英國對動物福利的重視。
採取類似的制度和標準,香港亦能有效控制非法繁殖活動,保障動物的基本福利,並有助於降低不負責任的繁殖行為及遺棄現象的發生。
另外在現行法例下,如果屬非牟利性質的動物領養可申請豁免申請動物售賣商牌照,不受繁殖條例監管。不過,不法分子利用領養來鑽法律漏洞, 並借此收費用作為代價,形成「假領養真繁殖」的情況。目前,本港有許多網站自稱提供「領養」貓狗,甚至宣稱可以領養僅僅兩三個月大的純種幼貓狗。然而,這些動物究竟是出自真正的棄養情況,還是來自不法繁殖場,大家難以判斷。由於現時未有與領養相關的具體法例保護動物和公眾利益,政府有必要考慮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來保護真正的動物收容所和領養機構,加強對領養過程的監管,杜絕上述「假領養真繁殖」的情況。
_edited.png)

